政协新郑市委员会 关于我市平安建设工作情况的调研报告

发布时间: 2022-08-26 【字体:

政协新郑市委员会

关于平安建设工作情况的调研报告

政协社法

(二〇二〇年十)

 

建设平安新郑是构建社会和谐稳定、促进经济社会发展、提升人民群众安全感和幸福感的重要举措。根据《市政协常委会2020年工作要点》的安排,为了解平安建设工作情况,11月19日,市政协党组副书记、副主席李中俊带领部分政协委员到市政法委,采取听汇报、召开座谈会、实地查看等方式,对我市平安建设情况进行调研和视察。现将具体调研情况报告如下。

一、我市平安建设基本情况

近年来,我高度重视平安建设,加强治安防控体系建设,深入开展打黑除恶行动,创新基层社会治理,落实综合治理措施,平安建设取得明显成效,为我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,创造了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。

标本兼治,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效果明显

自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开展以来,新郑市委市政府把开展好专项斗争摆在全市整体工作的突出位置,科学谋划,精心组织,全力推动,专项斗争取得了阶段性成效。

一是加强领导,夯实责任。新郑市围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规范化、法治化、专业化建设要求,成立了扫黑除恶专项斗争领导小组,从政法委、公检法等部门抽调27人成立扫黑办,下设线索案件督察组等9个工作组;各成员单位和各乡镇(街道、管委会)均成立了扫黑除恶领导小组,压实了各级党组织的主体责任和领导责任。自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以来,全市多次召开常委会、党政联席会、政府常务会议研究部署扫黑除恶专项工作。

二是依法严惩、打财断血,深挖幕后、打伞破网。坚持以“破案攻坚”开路、以“打伞破网”断根、以“打财断血”绝后,始终将打击锋芒对准人民群众深恶痛绝的黑恶势力及其“保护伞”,截至2020年10月底,全市共收集线索650条,查结623条,查结率95.8%,实现了线索清仓。共打掉涉黑涉恶团伙11个,其中已判决恶势力犯罪集团10个,正在侦查1个。判决没收个人全部财产3人,执行到位164万元;判决罚金共计1043.75万元,执行到位483.69798万元;判决责令退赔和没收、追缴违法所得金额2535.052925万元,执行到位624.90949万元,实现了案件清结、黑财清底。查实充当黑恶势力“保护伞”和腐败问题案件12件,处理12人,实现了伞网清除。

三是夯实基础,铲除土壤。坚持把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与基层组织建设有机结合,健全社会治理体系,提升社会治理能力,及时整顿软弱涣散的基层党组织,配齐配强新的“两委”班子,全面净化社会环境,从源头上铲除黑恶势力滋生的土壤从制度上压缩黑恶势力生存空间。全市共排查整顿软弱涣散党组织43个,先后对849人次村(社区)党支部书记进行了培训。

四是合力攻坚,压缩空间。围绕建立健全“打早打小、治早治小、防早防小”工作机制,提升行业依法履职监管水平,全面排查整治涉黑涉恶重点行业,建立健全了“三书一函”的办理流程、办理机制、办理规范、跟踪督办机制和事后评估机制等,下发“三书一函”17份。同时,在15个重点行业领域深入开展专项整治活动,各重点行业领域共建立健全“打早打小、治早治小、防早防小”工作机制28个,不断加强行业监管,最大限度压缩黑恶势力生存的空间。

(二)织密防护网,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不断健全

着力健全点线面结合、网上网下结合、人防物防技防结合、打防管控结合的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,确保人民安居乐业、社会安定有序、地区长治久安。

一是以科技防范为支撑,织牢“社会治安防范科技网”。切实提高科技意识,不断筑牢科技防控网络。一方面按照中央政法委要求,大力实施“雪亮工程”,增加视频监控摄像头密度,扩大监控覆盖面;加大与市公安局视频监控平台的联网力度,实现联网联动;加强维保,提高视频监控摄像头的可用率、在线率。目前,政府投资共安装视频监控摄像头11908个,与市公安局视频监控平台联网6400个,动态可用率保持在90%以上,织密了技防天罗地网。另一方面推进“智能安防小区(村)”和“智能门禁”建设,科学布点安装微型卡口、“人脸识别”等视频监控系统,提高安全防范能力。全市已建成智能安防小区(村)和智能门禁系统139个,抓获犯罪嫌疑人66人。

二是以专业队伍为主力,织牢“专职治安巡逻防控网”。坚持公安机关“特警屯点、交警巡线、派出所控面”的专业巡逻值守机制;市乡两级治安巡防队伍24小时在城乡接合部、社区、广场、公园、商场等人员密集的地方开展巡逻,切实发挥专职防范队伍作用。同时,设置巡防校园“爱心岗”,保持警灯闪烁,提高群众见警率、见巡率,增强社会面动态管控能力。今年来,全市共盘查各类人员15万余人次,协助处置案件50余起。

三是以人民群众为主体,织牢“义务巡逻防控网”。市委政法委创新完善依靠群众、发动群众的制度机制,织密社会治安的天罗地网。成立了由机关干部、老党员、村干部等1.4万人的“新郑正义哥”平安志愿者队伍,创新管理模式,拓宽群众参与平安建设的渠道。“新郑正义哥”志愿开展治安巡逻、交通劝导、普法、禁毒、防溺水、反邪教、反间谍等宣传活动,参与各类安全隐患排查、矛盾纠纷排查调处、特殊人员服务、社区公益服务、应急事件处理等工作,可防性案件大幅下降,人民群众安全感满意度明显提升。今年以来,“新郑正义哥”平安志愿者共开展治安巡逻12万余人次,排查安全隐患261起,调解矛盾纠纷160起,为群众办好事400多件。

四是重拳打击违法犯罪,织牢“打击防范网”。坚持以打促防,始终聚焦影响群众安全感的暴力犯罪、侵财性犯罪打击防范,重点加大电信诈骗、网络诈骗等新型犯罪打击力度,先后开展“猎鹰5号”“断卡”等打击网络诈骗犯罪专项行动,今年以来,全市共刑事打击各类违法犯罪嫌疑人1075人,依法严惩危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犯罪活动,始终保持对违法犯罪行为高压态势。

(三)强基固本,基层基础不断夯实

持续推进三级综治中心建设,充分发挥市级综治中心作用,指导、协调、督导全市综治和平安建设工作;镇级综治中心“三室一厅”(综合协调室、治安防控室、矛盾调处室、群众接待厅)建设进一步规范,实现一站式办公,一条龙服务,确保了平安建设各项工作措施的有效落实;全面提升村级综治中心建设,打造群众家门口的“服务平台”,做实基层,做强基础,不断夯实平安建设根基。目前,全市建成市综治中心、15个镇级综治中心和268个村(社区)综治中心,配备专职综治专干48人,整合进驻工作人员790人,各级综治中心已成为最明亮的地方、最干净的地方、最能解决问题的地方、群众最爱去的地方,确保了平安建设各项工作措施有效落实。同时,坚持以需求为导向,充分运用信息技术等先进手段,提升动态化、信息化条件下驾驭社会治安局势能力和平安建设现代化水平,按照城市大脑“智慧政法”建设要求,结合新郑实际,计划投资500余万元建设9+X社会治理信息系统,把综治信息化建设成果转化成平安建设的核心战斗力,目前社会治理信息系统正在招投标。

(四)多策并举,实现矛盾纠纷多元化解

坚持和发展新时代“枫桥经验”,从源头预防矛盾纠纷,确保“小事不出村、大事不出镇、矛盾不上交”。2020年市平安办下发了《新郑市矛盾纠纷大排查大化解暨命案防范百日行动工作方案》,在全市深入开展矛盾纠纷大排查活动,严防“民转刑、刑转命”及各类不稳定事件发生。

一是隐患联查。市级每月开展一次矛盾排查;各乡镇(街道、管委会)综治中心每半月开展一次矛盾排查;村(社区)综治中心每周开展一次矛盾排查。在“双节”、黄帝故里拜祖大典、全国“两会”等重大节点,每天开展一次矛盾排查,对排查出的矛盾纠纷建立台帐并及时化解。

二是矛盾联调。规范完善医患纠纷、劳资纠纷等行业性矛盾纠纷调处中心建设,发挥专业优势调处矛盾;乡镇(街道、管委会)整合综治、司法、信访等职能,加强和完善矛盾调解一体化解决工作机制,实现大事不出镇;村(社区)以村级综治中心为平台,组建村干部、民调员、社区民警、包村律师为主体的调解队伍,确保小事不出村。

三是多方联动。以市法院诉前调解为突破口,以诉源治理为重点,整合人民调解、行政调解、司法调解及行政仲裁、信访、诉讼等多种调处力量,依托市矛盾调处中心和市法院诉前调解中心、市乡村三级综治中心、部门行业调处中心等多个平台,建立司法行政部门宏观管理到位、法官律师指导服务到位、行业部门专业指导到位、信访化解到位的多级矛盾大调解体系,实现信访量和诉讼量双下降,有效维护社会大局和谐稳定。2020年以来,全市共接收各类调解案件2794件,调解成功2785起,调成率99.7%,未发生“民转刑、刑转命”案件。

(五)形式多样,平安建设宣传深入人心

一是继续发挥“平安新郑”微信公众号的政法新媒体领头羊作用,不断提升线上宣传的力度。目前,“平安新郑”微信公众平台粉丝关注达3万余人,2020年累计发送信息212余条;二是继续发挥“网评员”队伍作用,确保网络舆情风清气正。继续以“新怀正义”网评员工作群和“晴朗天空新郑”网络舆情监控员工作群为基础,开展网络舆情监控、稳控等相关工作,确保了全年无重大网络舆情;三是继续发挥传统媒体的作用,不断提升传统媒体宣传力度。主动与河南法制报、郑州电视台、郑州日报等新闻媒体沟通,策划宣传报道。在新郑广播电视台和新郑市手机报开辟“平安建设专栏”,不定期宣传报道。充分利用街道、车站、交通护栏、建筑墙体、围挡、车顶显示屏、LED显示屏等进行传统宣传,营造浓厚氛围;四是继续开展集中宣传,营造浓厚的社会宣传氛围。开展“平安建设”和“双节”集中宣传活动,2020年共开展市级集中宣传活动4次,镇级集中宣传100余次,共发放各类宣传品20万余份,受教育群众达30余万人。同时,深入发动民间文艺团体创作编排豫剧小品《中秋前后》、《情变》等戏曲节目,在全市16个乡镇(街道、管委会)进行巡回演出,受教育群众8万余人(次),切实增强了宣传的精准性和效果。

 二、深化平安建设存在的问题和不足

虽然我平安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,但仍然存在一些薄弱环节和实际问题。

群众的参与不够,部分群众对平安建设重要性认识不足,共建意识、责任意识和自防意识不强,支持参与的积极性不够高,尽管前期各地进行了高频率、大范围强有力的宣传,但社会防范工作存在死角,“人人参与、共建平安”的社会氛围还需进一步形成。

(二)有些职能部门和基层组织平安建设的大局意识不强,思路模糊,职责不能充分履行,存在工作运行机制没有健全完善,专业人员队伍不够稳定等问题,充分用好部门、行业、社会平安建设资源,发挥整体合力的作用不够明显。

(三)安保力量不足。社区治安巡逻力度不够,城市老旧居民区存在治安隐患农村治安巡逻队伍工作不平衡,基层群防群治

三、意见和建议

(一)抓好宣传,营造共建共享平安的良好氛围。加强普法工作,创新普法方式,营造全社会尊法、学法、守法、用法的氛围。精心组织,用喜闻乐见的形式,宣传平安建设成效,特别是对近期频繁发生的案件,要让群众知道,让群众感受平安建设带来的安全感和幸福感,增强群众的自防意识、责任意识和大局意识,激发主动参与的热情,形成共建共享平安的良好氛围。

(二)夯实基础,筑牢平安建设根基。加大治安突出问题治理力度,依法打击违法犯罪行为,确保社会治安秩序稳定。乡镇(街道)和村组(社区)要结合实际,组建好各类治保队伍,发挥巡防安保作用。完善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。充分发挥社会调解组织的能动作用,及时、有效化解各类矛盾纠纷。

(三)打黑除恶,构建良好环境。充实基层警力、强化培训,提升队伍整体素质。运用好网格化信息平台,加强监控设备维护,提升治安技防能力。持续开展“扫黑除恶”专项斗争,充分发挥政法队伍职能优势,运用好人防、技防措施,对危害国家安全、影响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、侵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违法犯罪行为形成长期高压态势。

(四)不断完善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。以诉源治理为突破口,完善资源整合、科学分流的调解机制,实现矛盾纠纷联调联动、多元化解。持续开展矛盾纠纷大排查大化解活动,健全社会心理服务体系,严防“民转刑”“刑转命”及各类不稳定事件发生。 


信息来源:      责任编辑:      点击量:
相关阅读